据营销兵法报道,近年,全国私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7.02岁,其中,约有70%的企业在第一个5年内倒闭,在剩余的企业中,又有70%的企业在第二个5年内倒闭。
当今跨入世界五百强的企业,很多都是从小作坊起步的。但是这些企业目前却能在全世界发展自己的生意,而国内的小企业为什么就长不大呢?
仔细分析一下,不难发现,大凡长不大的小企业,都有着很多共同的毛病。正所谓“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”,市场上永远是强者生存,小企业突破不了这些瓶颈,将会时刻面临生存危机。
1.只想现在,不想未来,战略目标过短
中小型企业的战略方向基本是由企业老板决定的。而问题的焦点在于,很多创始人在创立企业的时候,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企业的未来,大多只是考虑眼前赚不赚钱。
其实,一个企业短期内盈利是容易做到的,难的是如何能够长线经营。
现在多数的情况是,大家只盯着近期的收益,却没有真正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一个企业。市场变化是迅速的,如果不能够长远打算,迟早会被挤出市场。
老板对于企业的经营目标、战略构想和实现的资源条件等方面应该有全方位的规划。
企业要想获得规模上的拓展,老板一定需要明确自己的经营的目标,深入的分析自己在一个行业中的位置,以及未来怎样能够保证企业长久经营,这是赢得竞争的保证,也长足发展的关键。
2.员工是成本,“人力”非“资源”
大多中小型企业由于其规模较小,因此一般对于成本非常重视,大到采购电脑设备,小到买瓶胶水,都会涉及到企业的开支,这使得小企业处处精打细算。
当然,作为公司的行政支出来说,这方面是需要认真谨慎对待的,因为不该花的钱绝对不能乱花。但是很多小企业对于员工也是非常苛刻的。
有一个交通企业的营销部门负责人说,他们企业目前营销人员的待遇还没有行政部门的高。营销部门组织了很多的营销活动完成了大量的销售业绩,公司居然没有什么奖励,还每个月对他们的营销支出找毛病,但是就从来没有想过他们为公司带来的效益。
北京一个代理电子产品销售的企业,总共只有4个人,员工没有任何福利,就连中秋节这样的节日,老板连个月饼都舍不得发,当员工看到自己的朋友在别的公司都喜气洋洋的提着月饼时,怎么能够积极工作呢?
3.因人设岗,体制不全,分工不精
有句话说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,落实到企业管理的实践中,指的是不管多小的企业,一个相对完整的组织结构也是需要的。
企业有一个好的组织框架,就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标准来配备每个岗位上的人才,使人尽其才。
现在的很多小企业连个简单的部门设置图和职位说明都没有,员工岗位的设置全凭老板的兴趣,结果变成了因人设岗,有几个人就设几个岗位,如果人走了,岗位就消失。
因人设岗的弊端在于企业不能使所有系统都可以活性运转,因为有些器官企业没有,如果面临外界强烈的竞争,企业就会非常被动。
麦当劳何以称雄快餐行业?就连汉堡要烤几秒都有标准,那么对于制作汉堡的人,自然就可以清晰的知道需要具备什么特点了。
追本溯源,企业在机制上的不健全,使得在运转的时候难免会变得不够灵活,使企业在周而复始的重复同样的问题。
帖子回复 0人参与
您还未登录!登录后可以发表回复